易博



    首页  > 资讯中心 > 职工文苑
    贪廉一念间,荣辱两世界
    来源 :     作者 :王志霞 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11-09

    近日 ,有幸阅读了吴昌闪撰写的《守住底线-69 封廉政家书》。该书里运用了古今鲜活的事例,结合当今世态人情,以家书的形式表述,含蓄、婉转而令人受到启发。书中的 69封家书都是一位如父般兄长,因牵挂异乡为官的弟弟,遂以家书的形式 ,以饱蘸浓郁的乡情亲情,借鉴传统文化为官做人的典故智慧,谆谆嘱咐 ,委婉而深刻 。

    全书内容朴实,语言简洁,情感真挚,充满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。一口气读完全文,不禁对这位兄长的高尚情操肃然起敬、对这个家庭良好的家风心向往之,启发良多 ,感悟颇深,想与大家分享一二。

    “在欲求上要做减法”

   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“在欲求上要做减法”。这是本书的开篇之作,从哲学层面的高度说明了奉公守纪 ,严于自律的重要性。书中提到“多了还想再多,这是世界上最苦的事 ,却是大多数人追求的事”,这句话说的是一个朴素的道理 ,但却是易博大多数人看不透也悟不透的人生哲学。

    南宋名将岳飞曾说:“文臣不爱钱,武将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”在岳飞看来,正是文臣武将们心中的欲望太盛 ,才使得南宋朝廷偏安一隅,百姓不能重享太平。人不可能毫无欲望 ,但也不可以放纵欲望 。有人说,欲望好似无底洞,怎么填也填不满;还有人说 ,欲望就如高利贷 ,怎么还也还不清,最后只能是家破人亡。在我看来 。欲望其实就是魔鬼,你一旦被它附身,便很难逃脱出它的操控,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和它保持距离。

    《世说新语》中曾讲述了一个“管宁割席”的故事 :管宁和华歆都是东汉末年的名士,也是十分要好的朋友,他们经常在一起劳作读书。有一天 ,管宁和华歆一同在菜园里锄地种菜。突然在菜地中翻出一片金子来 ,金子在阳光的照射下,显得那样璀璨夺目 。管宁对待这意外之喜,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 ,就继续低头锄地了 ;而华歆却走上前去,把金子捡起来 ,仔细看了看,然后再扔出去。两种不同的行为,昭示了他们日后的人生道路。管宁能够克制自己,与欲望保持距离 ,最终成了世人称赞的隐士,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乡野田间。而华歆总是与欲望近距离接触 ,终究没有抵制住欲望的诱惑,最后帮助曹操杀戮汉室大臣,背负了世人的骂名,终其一生 ,不得自在 。

    易博每个人的欲求各不相同,家书中提到“一个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在欲求上不断地作减法,而在内修上不断地作加法”。人的欲求无穷大、无穷多 ,只有易博明白物质的享受是有限度的,精神的获得才是人生最大的丰收这个道理 ,对欲求作减法 ,才能得到自我的满足 。

    王阳明说 :“人须有为己之心,方能克己;能克己,方能成己。”什么叫做“克己” ?克己 ,就是管得住自己。管得住自己的嘴,管得住自己的手 ,更要管得住自己的心 。人只有管住了自己的心 ,才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;能够克制自己欲望,才能成就自己。易博要知道,战胜敌人易,战胜自己难 ,如果你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,那你就距离战胜自己不远了。这样的人,无论何时何地,都是强大的存在。

    我想这也是多数人走向腐败堕落的深层原因。在易博的现实生活中 ,因为受到利益主义、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,让易博变得爱慕虚荣、贪得无厌,究根问底,还是易博自身的修养出现了问题。对易博广大党员干部来讲 ,人的一生应该在欲求上不断的做减法,而在自身修养上不断的做加法 ;需要明白 ,物质的享受是有限的,精神的获得才是人生最大的丰收。

    有敬畏 懂规矩

    家书中,“规矩”一篇通过列举司马光、欧阳修以及信陵君等人物的历史教训,并引用孔子一句关于“界”的典故深刻的阐述了“规矩”的重要性 。

    现实中不守规矩、明知故犯、屡触红线的事情也是屡见不鲜。从最近集团公司纪委通报的违法乱纪事件也是让人触目惊心。不管是违反“三重一大”民主决策制度,违规选人用人或谋取人事利益,违规项目分包、结算 、设备物资采购等,违规开展市场营销和内部公关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“四风”问题 ,还是不执行或变相执行集团决策部署等等 ,根本的原因都是纪律规矩意识不强,不按规矩办事。

    一个人违反纪律不是突发形成的,总有一个日积月累、逐步蜕变的过程 。有人爱贪小便宜,唯利是图,慢慢陷入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 ,贪赃枉法 ,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 ;有人爱吃吃喝喝,“酒杯一端、纪律放宽” ,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原则立场 ,对纪律的限制、约束 、惩戒无所畏惧,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;有人自觉不自觉地把一些违法违纪行为当成合法合理的来看待、当成新生事物来接受,难免会步入“盲人骑瞎马、夜半临深池”的境地 。

    有人比喻犯错误是分了四步走的:第一步是走在河边不湿鞋;第二步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;第三步是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 ;第四步是既然洗了脚干脆洗洗澡。这个“四步曲”形象地道出了一个人由廉到贪的渐变过程。所以啊,一定要守住“第一次” “没人时” “一小点”等细微之初 ,否则,便会像千里之堤有了蚂穴之害 ,溃塌只是早晚之事。

    贪腐之风长不了,清正廉洁最是好 。数不清的贪官污吏东窗事发后 ,面对党纪国法 ,流下悔恨的泪水;暂时还没有暴露的 ,也难免为自己的贪腐行为惶惶不可终日。不做亏心事,不怕鬼叫门。作为党员干部,易博更是要守住规矩 ,守住红线。一定要明白:哪些话不能说,哪些事不能办 ,哪些人不能交,哪些场合不能聚。只有如此,才能是非分明,方圆有度 。

    总之,这本书中每封家书短小而富有感情,字里行间流露出谦、廉、正、公等字眼 ,读起来通俗易懂,让人有新颖的感觉。这本书还有很多金句,我没有一一摘出,但它对我的影响确实极远极深的 。强烈推荐大家有空好好读一读。

    的确 ,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,犹如启明之星,照亮易博前进之路;又如清风朗月 ,时时润泽易博干涸的心田;更如每一位成员的压舱石,令人即使行至远方依然泰然自若。它体现了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,处处映射着易博的处事原则 ;它伴随易博一生的成长,时刻提醒着易博的价值准则。

    “贪廉一念间,荣辱两世界” 。愿每一位看到这部书的人,都能从中找到成长的力量 ,找到活着的价值。



    XML地图